【2013年广西高考作文题目】2013年,广西地区继续沿用全国统一的高考语文试卷,作文题目与全国卷保持一致。这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在命题方式上延续了以往的风格,注重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。
一、作文题目回顾
2013年广西高考作文题目为:
“根据以下材料,自选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”
材料
>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盲人在街头卖唱,他给了盲人一些钱。第二天,他又看到那个盲人,但这次盲人身边多了一个音乐盒。商人觉得奇怪,便问:“你不是看不见吗?怎么知道我昨天给过你钱?”盲人回答:“我听到了你的脚步声。”
二、题目解析
这则材料看似简单,却蕴含深刻的哲理。它通过一个盲人的行为,传达出“感知世界的方式不止一种”的思想。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:
- 感知与认知:人可以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,不仅仅是视觉。
- 善良与善意:商人的行为体现了对他人的关怀,而盲人的回应也表现出一种温暖和理解。
- 信任与沟通:盲人通过声音感知到商人的到来,说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交流可以超越物理障碍。
- 人性的光辉:故事中展现出的善良、理解和尊重,是社会正能量的体现。
三、写作建议
对于考生来说,这道题目的开放性较强,但同时也需要有明确的立意。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写作角度 | 可行性 | 建议 |
感知世界的多样性 | 高 | 结合哲学或心理学知识,探讨不同感官的作用 |
善良与善意的力量 | 高 | 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善举及其影响 |
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| 中 | 可结合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展开 |
理解与包容 | 中 | 强调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|
四、优秀范文思路(简要)
题目:听风识人
开头:引用材料,点明主题——我们不仅可以用眼睛看世界,也可以用心去感受。
主体段落1:从生理角度分析,人类拥有多种感知方式,如听觉、触觉等,它们共同构成对世界的认知。
主体段落2:结合现实例子,如聋哑人通过手语交流,说明即使没有视觉,人依然可以建立联系。
结尾:总结观点,强调尊重他人、理解他人的重要性,呼吁社会多一份包容与善意。
五、总结
2013年广西高考作文题目以一个小故事引发深思,鼓励学生关注生活细节,思考人性的温度与社会的和谐。考生只要能紧扣材料,结合自身理解,写出有深度、有情感的文章,就能取得不错的成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