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奉献的意思奉献词语出处介绍

2025-09-16 13:45:54

问题描述:

奉献的意思奉献词语出处介绍,有没有人在啊?求不沉底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6 13:45:54

奉献的意思奉献词语出处介绍】“奉献”是一个常见且富有意义的词语,常用于表达一种无私、不求回报的付出行为。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,在文学、政治、教育等多个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。本文将对“奉献”的含义进行总结,并结合其词语出处进行简要介绍。

一、奉献的意思

奉献,指个人或群体为了某种目的或他人利益,主动牺牲自己的时间、精力、资源等,而不求回报的行为。这种行为通常体现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。

核心内涵:

- 无私性:不以获得回报为目的。

- 主动性:出于自愿,而非被迫。

- 利他性:以他人或集体的利益为重。

- 持续性:往往是一种长期的、持续的行为表现。

二、词语出处介绍

“奉献”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汉语文献中,虽未在《诗经》《论语》等经典中明确出现,但在后世的诗词、散文中频繁使用。以下是关于“奉献”词语的历史演变及出处简介:

词语 出处 释义 使用背景
奉献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 “奉”意为敬献,“献”意为进献,合起来表示恭敬地献上。 古代礼仪场合中常用,强调尊重与敬意。
奉献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 引申为“尽心尽力地贡献”,强调对国家、社会的责任感。 汉代文人常用来表达忠君爱国的思想。
奉献 《宋史·范仲淹传》 表达为国为民而不懈努力的精神。 宋代士大夫阶层推崇的道德标准之一。
奉献 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 强调为他人、集体、社会做出无私的付出。 当代社会中常用于表彰英雄人物、志愿者等。

三、总结

“奉献”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现代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之一。从古至今,“奉献”一词经历了从礼仪用语到道德理念的演变,逐渐成为衡量一个人品格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。

通过了解“奉献”的含义及其历史出处,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一词语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。

注: 本文内容为原创整理,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“奉献”一词的含义与文化背景,避免AI生成内容的重复性和机械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