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残保金是什么】“残保金”是残疾人保障金的简称,是我国为了保障残疾人权益、促进残疾人就业而设立的一项政策性资金。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,用人单位在招用职工时,若未达到法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,需按比例缴纳一定金额的费用,作为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。
一、什么是残保金?
残保金是指用人单位因未按规定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,而向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或财政部门缴纳的一种专项资金。该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残疾人职业培训、就业服务、康复救助等方面,以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就业机会。
二、残保金的征收对象
对象类型 | 说明 |
企业 | 在中国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,包括国有、集体、私营、外资等各类企业 |
机关事业单位 | 国家机关、事业单位、社会团体等 |
其他单位 | 如民办非企业单位、基金会等 |
三、残保金的征收标准
项目 | 内容 |
征收比例 | 按照本地区规定比例(通常为1.5%~2%)计算应安置残疾人人数 |
实际安置人数 | 若实际安置人数不足,需按差额部分缴纳残保金 |
缴纳标准 | 按照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乘以差额人数计算 |
四、残保金的用途
用途 | 说明 |
职业培训 | 为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,提升其就业能力 |
就业服务 | 建立残疾人就业服务平台,帮助其寻找工作 |
康复救助 | 支持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康复服务 |
社会保障 | 用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|
五、残保金的申报与缴纳
- 申报时间: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6月之间进行年度申报;
- 申报方式:通过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或税务系统在线申报;
- 缴纳方式:通过银行转账或线上支付完成缴款;
- 滞纳金:逾期未缴的,将按照规定加收滞纳金。
六、减免与优惠政策
部分地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残保金减免政策,如:
- 新办企业可享受一定期限的免征;
- 安置残疾人较多的企业可申请减免;
- 高新技术企业、小微企业等可能有特殊优惠。
七、总结
残保金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性资金,旨在推动残疾人就业和社会融合。用人单位应依法履行义务,按时足额缴纳残保金;同时,也可以关注相关政策,合理利用减免措施,减轻负担。对于残疾人而言,残保金的征收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。
注:各地残保金的具体政策可能略有不同,建议根据当地残疾人联合会或财政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执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