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雏凤清于老凤声全诗意思】一、
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《夜雨寄北》中的诗句:“庄生晓梦迷蝴蝶,望帝春心托杜鹃。沧海月明珠有泪,蓝田日暖玉生烟。此情可待成追忆?只是当时已惘然。”
然而,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并非出自该诗,而是出自唐代李贺的《李凭箜篌引》中的一句:“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梦入神山教神妪,老鱼跳波瘦蛟舞。吴质不眠倚桂树,露脚斜飞湿寒兔。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。十二门前融冷光,二十三丝动紫皇。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……”
实际上,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出自李商隐的《贾生》一诗:
> 贾生
> 宣室求贤访逐臣,贾生才调更无伦。
> 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
但真正包含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的是李贺的《李凭箜篌引》,其中有一句:
> “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。……”
> 后人根据诗意衍生出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这一说法,用来形容晚辈才华超越前辈,寓意后起之秀胜过前人。
整句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意思是:小凤凰的声音比老凤凰更加清越悦耳,象征年轻人的才华和成就超过年长者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出处 | 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(衍生说法) |
原诗内容 | “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” |
衍生诗句 | 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 |
诗句含义 | 形容年轻一代的才华和成就超越前辈 |
作者背景 | 李贺(唐代诗人),以奇崛风格著称 |
使用场景 | 多用于赞美青年才俊或后起之秀 |
文化意义 | 象征人才代际更替与进步 |
三、结语
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虽非原诗原文,但在文学发展中被广泛引用,成为表达后辈胜过前辈的经典表达。它不仅体现了对青年才俊的肯定,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人才成长与传承的重视。在当代,这句话依然常用于激励青年,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自我,展现时代风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