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数典忘祖是什么意思】“数典忘祖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。原意是说一个人在谈论祖先的典籍和事迹时,却忘记了自己祖先的出处和身份,后来用来比喻忘记自己的根本、背叛自己的祖先或文化传统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数典忘祖 |
拼音 | shù diǎn wàng zǔ |
出处 | 《左传·昭公十五年》 |
原意 | 谈论典籍却忘记祖先出处 |
引申义 | 忘记本源、背叛传统、不尊重历史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人忘本或缺乏文化认同 |
情感色彩 | 贬义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数典忘祖”字面意思是“列举典籍却忘记祖先”。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,当时晋国的大夫籍谈在回答周天子的问题时,提到晋国的典章制度,但周天子指出他身为晋国贵族,却不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和典籍,因此称其为“数典忘祖”。
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对自身文化、历史缺乏了解甚至否定的人。例如,一个国家如果抛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,或者一个家族成员对祖先的事迹一无所知,都可以用“数典忘祖”来形容。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批评文化失根 | “年轻人一味追求西方文化,却对本国历史一无所知,这是典型的数典忘祖。” |
讽刺不敬祖宗 | “他不仅不祭祖,还贬低祖先的成就,简直是数典忘祖。” |
描述身份迷失 | “在国外生活久了,有些人连自己的母语都说不好,这何尝不是一种数典忘祖?”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词语 |
近义词 | 忘恩负义、背信弃义、离经叛道 |
反义词 | 知恩图报、饮水思源、慎终追远 |
五、结语
“数典忘祖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批评,也提醒人们要重视历史、尊重传统。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,保持文化自信和历史记忆尤为重要。只有不忘本,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