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望月有感白居易】《望月有感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,通过描绘秋夜望月时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、亲人的思念之情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是白居易抒情诗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一、诗歌
《望月有感》全文如下:
> 时难年荒世业空,弟兄羁旅客中逢。
> 颠沛二字连,乡书何处达?
> 归雁洛阳边。
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,社会动荡,民生困苦。诗人因战乱与家人离散,漂泊异乡,面对明月,思乡之情油然而生。诗中“时难年荒”点出时代背景,“弟兄羁旅”写出兄弟离散的现实,“乡书何处达”则表达对家书无法送达的无奈,“归雁洛阳边”寄托了诗人希望鸿雁能将思念带回家乡的愿望。
二、诗歌结构分析
项目 | 内容 |
诗体 | 五言律诗 |
作者 | 白居易(唐代) |
创作背景 | 安史之乱后,社会动荡,诗人漂泊异乡 |
主题 | 思念家乡、亲人,感叹人生无常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忧郁、思念 |
艺术手法 | 借景抒情、用典(归雁)、对比(时难 vs 兄弟) |
诗眼 | “乡书何处达”、“归雁洛阳边” |
三、诗歌赏析要点
1. 借景抒情:诗人以秋夜明月为引,引发对家乡的思念。
2. 情感真挚:诗中没有华丽辞藻,却直击人心,表现出深切的思乡之情。
3. 语言简练:全诗仅20字,但意蕴丰富,层次分明。
4. 历史背景:诗中“时难年荒”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、人民流离失所的现实。
四、总结
《望月有感》是一首情感深沉、语言凝练的诗作,展现了白居易在乱世中对家庭、故乡的牵挂。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,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,传达出浓厚的人文关怀,体现了白居易“文章合为时而著,歌诗合为事而作”的创作理念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白居易其他作品或唐代诗歌风格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