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始于足下的上一句是什么】“始于足下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,常用于强调做事要从基础开始、脚踏实地。但许多人可能只知其下半句,却不知它的上一句是什么。本文将对此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
“始于足下”出自《道德经》第六十四章,原文是:
> 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再大的树木也是从细小的嫩芽长起来的;高耸的楼台也是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砌而成的;千里的旅程,也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。它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,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微小的努力,只有打好基础,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。
因此,“始于足下的上一句”应为:
> “千里之行”
也就是说,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是一个完整的句子,前半句是“千里之行”,后半句是“始于足下”。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/句子 | 出处 | 上一句 | 下一句 | 含义说明 |
千里之行 | 《道德经》 | — | 始于足下 | 强调远大目标需从起点开始 |
始于足下 | 《道德经》 | 千里之行 | — | 表示一切成就都源于最初的行动 |
三、结语
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不仅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它告诉我们,无论目标多么遥远,只要从现在做起,脚踏实地,终能抵达目的地。了解这句成语的完整出处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