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黄经135度是什么意思】“黄经135度”是一个与二十四节气和太阳位置相关的天文术语,常用于传统农历和节气计算中。它指的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角度达到135度时所对应的节气或时间点。了解黄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季节变化、农事安排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节气意义。
一、黄经的基本概念
黄经是古代天文学中用来表示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一个角度坐标,从春分点开始,沿黄道逆时针方向计算,总共360度。每15度为一个节气单位,因此全年共有24个节气,每个节气对应15度的黄经变化。
例如:
- 春分:黄经0度
- 夏至:黄经180度
- 秋分:黄经180度(实际应为180度)
- 冬至:黄经360度(或0度)
二、黄经135度对应的节气
根据黄经的变化规律,黄经135度对应的是白露节气。
黄经度数 | 节气名称 | 时间范围 | 特点描述 |
135° | 白露 | 9月7日-9月9日 | 气温下降,昼夜温差加大,露水增多,秋意渐浓 |
三、白露节气的意义
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。此时,北方地区开始进入秋季,南方则进入晚秋。民间有“白露秋风夜,一夜凉一夜”的说法,形容气温逐渐下降的趋势。
在农事方面,白露时节是收获秋粮的关键时期,也是播种冬小麦的好时机。同时,由于气候干燥,人们需要注意补水和保暖。
四、总结
黄经135度对应的是“白露”节气,是秋季的重要节点,反映了自然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节奏。了解黄经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传统节气文化,并合理安排生活和农事活动。
通过表格形式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黄经与节气之间的关系,从而更好地把握季节变化的规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