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厌的意思是什么】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”是一句出自《诗经》的古语,常被用来比喻人应有宽广的胸怀和包容的精神。这句话中的“厌”字是关键,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整句话的寓意。
一、
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”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,原意是说山不会因为高而拒绝接纳万物,海也不会因为深而拒绝容纳百川。这里的“厌”字,意思是“满足”或“嫌弃”,即“不满足于”或“不嫌弃”。
整句话的意思是:山越高越能承载万物,海越深越能容纳百川,比喻人的胸怀要像山和海一样宽广,不因外界的评价或条件而感到满足或排斥。
在现代语境中,这句话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要有包容心、谦虚的态度,不因自己的成就或地位而自满,也不因他人的不同意见而排斥。
二、表格展示
字词 | 拼音 | 含义 | 用法说明 |
山 | shān | 高耸的地形 | 象征稳固、包容 |
不 | bù | 表示否定 | 强调“不满足”或“不嫌弃” |
厌 | yàn | 满足、嫌弃 | 此处为“不满足”之意 |
高 | gāo | 高度 | 比喻高度、成就 |
海 | hǎi | 宽广的水域 | 象征广阔、深邃 |
深 | shēn | 深度 | 比喻深度、内涵 |
原文出处 | —— | 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 | 古代经典文献 |
三、结语
“山不厌高,海不厌深”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,更是一种人生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进步的同时,也要保持谦逊与包容,不断吸纳新知,拓展视野,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与心灵的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