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行政公文请示的结尾用妥否,请批示 还是用妥否,请示 后面还】在行政公文中,尤其是“请示”类公文的结尾部分,通常会使用特定的结束语来表达请求上级审批的意思。然而,在实际应用中,一些人对“妥否,请批示”和“妥否,请示”这两个表述存在混淆,不清楚哪一种更为规范、适用。
本文将从格式规范、使用场景、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对比两者的区别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。
一、
在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中明确规定,“请示”类公文应当在正文之后写明“妥否,请批示”,这是正式、规范的结尾用语。它表示该请示事项已经拟订完毕,请求上级予以审核并作出指示。
而“妥否,请示”这一说法虽然在某些场合被使用,但并不符合官方文件的标准格式,属于非正式或不规范的表达方式,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。
此外,有些人在写作时可能误将“请示”与“报告”混淆,导致结尾语使用不当。例如,“报告”类公文一般以“特此报告”结尾,而“请示”则必须使用“妥否,请批示”。
因此,在撰写正式的行政公文时,应严格按照标准格式使用“妥否,请批示”,避免使用“妥否,请示”等不规范表达。
二、对比表格
项目 | “妥否,请批示” | “妥否,请示” |
是否规范 | ✅ 规范、标准用语 | ❌ 非规范、不推荐使用 |
使用对象 | 适用于“请示”类公文 | 不适用于“请示”类公文 |
含义 | 请求上级审核并批示 | 表达请求,但不够明确 |
出处 | 《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》 | 非官方规定 |
常见错误 | 无 | 易引起歧义,影响公文严肃性 |
推荐程度 | ✅ 强烈推荐 | ❌ 不建议使用 |
三、注意事项
1. 区分“请示”与“报告”:请示是请求批准,报告是汇报情况,二者结尾语不同。
2. 避免口语化表达:如“是否可行?”“望批复”等,不符合正式公文要求。
3. 注意格式统一:同一单位或部门内部应保持公文格式一致,提升专业性。
结语:
在行政公文中,结尾语虽小,却关系到公文的规范性和权威性。“妥否,请批示”是目前最标准、最通用的结尾语,建议在正式请示类公文中优先使用。避免使用“妥否,请示”等非规范表达,确保公文的严谨性和可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