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 > 严选问答 >

忝列门墙

2025-07-18 09:45:32

问题描述:

忝列门墙,蹲一个懂行的,求解答求解答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18 09:45:32

忝列门墙】“忝列门墙”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自己有幸成为某位师长门下弟子的谦辞。这个词语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对师道尊严的尊重与传承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词语 解释
忝列门墙 “忝”意为“辱”,表示自谦;“列”是“排列”之意;“门墙”指师门或老师所居之处。整体意思是:自己感到有愧地被列于师门之中,表示自己虽有资格成为弟子,但内心仍感惭愧,不敢高攀。

二、出处与演变

“忝列门墙”最早见于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曰:‘吾与点也。’”后世文人多用此语自谦,如唐代柳宗元、宋代苏轼等均有使用。随着时间推移,“忝列门墙”逐渐成为一种文雅的谦称,常用于书信、文章或正式场合中,表示自己有幸成为某位老师的弟子。

三、现代使用场景

场景 使用方式 示例
学术论文致谢 表达对导师的感激与谦逊 “学生不才,忝列门墙,深感荣幸。”
社交场合 自谦身份 “我不过是忝列门墙,不敢妄言。”
媒体报道 描述人物背景 “他早年曾忝列名师门下,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”

四、文化内涵

“忝列门墙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谦辞,更蕴含了以下几层文化意义:

1. 尊师重道:强调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。

2. 谦虚谨慎:体现儒家文化中“慎终追远”的精神。

3. 身份认同:表明自己归属于某一学术或思想体系。

五、与其他类似词比较

成语 含义 用法 与“忝列门墙”的区别
拜门下 表示成为弟子 多用于口语或书面 更直接,无自谦意味
门生 指弟子 多用于称呼 无谦辞,偏中性
不敢当 表示谦逊 多用于回应赞美 更广泛,不特指师徒关系

六、结语

“忝列门墙”作为中华文化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谦辞,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师道的敬重,也展现了语言的精妙与含蓄。在现代社会中,虽然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,但在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,它依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。

通过了解这一成语的来源、含义及使用方式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,也能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得体地运用这些富有文化底蕴的语言表达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