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二五是哪几年到哪几年】“十二五”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简称,是国家在2011年至2015年间实施的重要发展战略。这一时期,中国在经济、社会、科技、环保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为了更清晰地了解“十二五”的时间范围和主要任务,以下是对该时期的总结与表格展示:
一、总结内容
“十二五”规划的时间跨度为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,共五年。这一阶段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,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阶段。
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中国着力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,加强科技创新能力,提升人民生活水平,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,如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”、“生态文明建设”等,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。
此外,“十二五”期间,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,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初步实施,增强了国际影响力。国内生产总值(GDP)持续增长,人均收入不断提高,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,教育、医疗、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规划名称 | “十二五”规划(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) |
时间范围 | 2011年1月1日 —— 2015年12月31日 |
主要目标 | 推动经济结构优化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、促进社会和谐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|
经济发展 | GDP年均增长约7.8%,人均GDP超过6万元人民币(2015年数据) |
科技创新 | 实施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”,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.1%以上 |
社会民生 |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.4%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.1% |
环保治理 |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0%,淘汰落后产能,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|
国际合作 | 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贸与文化交流 |
三、结语
“十二五”是中国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,不仅实现了经济持续增长,也为未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。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执行,中国在这一时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