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捉襟见肘的成语意思是什么】“捉襟见肘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经济、资源或能力等方面非常紧张,无法满足基本需求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在困境中力不从心的状态。
一、成语解释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捉襟见肘 |
| 拼音 | zhuō jīn jiàn zhǒu |
| 出处 |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民不堪命,乃先攻王宫,遂逐出王,而立公子比。”后人引申为“捉襟见肘”。 |
| 字面意思 | 衣服的领子和袖子都抓不住,露出肘部,比喻衣服破旧或穿得不整齐。 |
| 引申含义 | 形容处境困难,资金、力量、资源等不足,难以应对局面。 |
二、用法与例句
| 用法 | 示例 |
| 描述经济状况 | 公司目前资金紧张,捉襟见肘,连员工工资都难以按时发放。 |
| 描述工作压力 | 他一个人负责多个项目,常常捉襟见肘,疲惫不堪。 |
| 描述生活窘迫 | 老李家境贫寒,捉襟见肘,连孩子的学费都成了问题。 |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成语 |
| 近义词 | 力不从心、入不敷出、捉襟露肘、穷于应付 |
| 反义词 | 应付自如、游刃有余、从容不迫、富足有余 |
四、使用建议
- 适用场景:适用于描述经济拮据、资源短缺、工作压力大等情况。
- 语气风格: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。
- 避免误用:不要用于形容身体上的“衣衫褴褛”,应侧重其引申义。
五、总结
“捉襟见肘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在资源、能力或时间上不够用的状态。它不仅可用于描述个人的困境,也可用于企业、组织等更广泛的语境中。理解其含义并正确运用,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境和情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