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刘备是谁是什么人物】刘备(161年-223年6月10日),字玄德,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。他以仁德著称,被后世称为“仁义之主”,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极具人格魅力的英雄人物之一。刘备在乱世中崛起,与关羽、张飞结为异姓兄弟,共同辅佐汉室,最终建立蜀汉政权,成为三国鼎立的重要一方。
一、刘备的基本信息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姓名 | 刘备 |
| 字 | 玄德 |
| 出生时间 | 公元161年 |
| 去世时间 | 公元223年6月10日 |
| 籍贯 | 幽州涿郡涿县(今河北涿州) |
| 身份 |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|
| 绰号 | 刘皇叔、仁义之主 |
| 主要成就 | 建立蜀汉政权,三顾茅庐得诸葛亮,与孙权联盟抗曹 |
| 代表人物关系 | 关羽、张飞、诸葛亮、赵云、庞统等 |
二、刘备的历史地位与影响
刘备出身寒微,早年靠织席贩履为生,但凭借个人品德和远见卓识,逐渐积累声望。他在乱世中始终坚持“匡扶汉室”的理想,虽屡遭挫折,却始终不改初心。他的仁义形象深入人心,也让他赢得了众多忠臣良将的追随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刘备的形象被进一步美化,强调其宽厚仁慈、知人善任的特点。他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被视为“明主贤臣”的典范,而“三顾茅庐”的故事更是流传千古。
三、刘备的主要事迹
1. 桃园三结义:与关羽、张飞结为异姓兄弟,共图大业。
2. 依附诸侯:先后投奔公孙瓒、陶谦、吕布、曹操、袁绍、刘表等人。
3. 夺取荆州、益州:在诸葛亮协助下,逐步占据荆州和益州,奠定蜀汉基础。
4. 建立蜀汉:公元221年称帝,定都成都,国号汉,史称“蜀汉”。
5. 夷陵之战:因关羽被杀,率军伐吴,结果兵败白帝城,不久病逝。
四、刘备的性格特点
- 仁德宽厚:待人诚恳,重情重义,深受百姓爱戴。
- 坚韧不拔:多次失败仍不放弃,最终实现人生目标。
- 知人善任:能识别人才,如诸葛亮、庞统、法正等皆为其所用。
- 志向远大:始终以恢复汉室为己任,具有强烈的政治抱负。
五、历史评价
- 正史记载:《三国志》中陈寿评价刘备“弘毅宽厚,知人待士,盖有高祖之风”。
- 民间形象: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,刘备被塑造为“仁德之君”,代表正义与忠诚。
- 现代视角:从政治角度看,刘备是一个善于整合资源、凝聚人心的领袖;从文化角度看,他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化身。
总结
刘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,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更是一位深具人格魅力的领袖。他的故事体现了乱世中坚持理想、追求正义的精神,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仁义礼智信”的价值观。无论是正史还是文学作品,刘备的形象都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之中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