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的者是什么意思】一、
在古文“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”中,“者”是一个常见的文言虚词,具有指代作用。它的含义通常根据上下文而定,但在本句中,主要起到“……的人或事物”的作用。
这句话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,原文为:“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?”
在这段话中,“者”用于引出一个范围或对象,表示“凡是能够用来获得生命的手段”,即“可以得生”的方式或方法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者”的用法,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“者”的不同用法进行归纳,并结合本句具体分析。
二、表格:文言文中“者”的常见用法及示例
| 用法类型 | 含义 | 示例句子 | 说明 |
| 指代人或事物 | ……的人/物 | “求人可使报秦者” | 表示“可以去秦国报告的人” |
| 引出原因 | ……的原因 | “此皆良实,志虑忠纯,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愚以为宫中之事,事无大小,悉以咨之,然后施行,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” | “者”引出原因或条件 |
| 表示判断 | 是…… | “陈胜者,阳城人也。” | “者”用于判断句中,强调主语身份 |
| 引出范围 | 凡……者 | “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” | 表示“凡是……的东西” |
三、本句中“者”的具体分析
- 原句:“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”
- 字面翻译:“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获得生命的(手段),有什么不用的呢?”
- “者”的作用:在这里,“者”是“可以得生”的宾语成分,表示“可以得生的手段”或“可以用来保命的方法”。整个结构“可以得生者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“可以用来保命的东西”。
因此,“者”在此句中起着限定和指代的作用,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,语气更加正式。
四、结语
“者”在文言文中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虚词,其意义需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。在“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”这一句中,“者”起到了指代“可以得生的手段”的作用,使句子表达更加严谨、逻辑清晰。
通过对比其他文言文中“者”的用法,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功能与意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