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望岳简单翻译】杜甫的《望岳》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,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与向往之情。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,也体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和远大的志向。
一、
《望岳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在青年时期所作,全诗通过描绘泰山的高大雄伟,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自己立志建功立业的抱负。诗中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杜甫早期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| 原文 | 翻译 |
| 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 | 泰山是什么样的呢?从齐到鲁,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。 |
| 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 | 天地赋予它神奇秀丽,山的南北两面,阳光明暗分明。 |
| 荡胸生曾云,决眦入归鸟。 | 层层云雾激荡胸怀,极目远望,飞鸟归巢。 |
| 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 | 终要登上山顶,俯视群山,显得渺小。 |
三、创作背景简述
杜甫写《望岳》时年仅二十多岁,正值他游历山东、河南等地之时。此时的他意气风发,胸怀大志,希望通过科举入仕,为国效力。诗中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一句,不仅是对泰山的赞美,更是诗人对未来理想的坚定信念。
四、艺术特色简析
1. 气势磅礴:诗中运用了大量夸张和比喻,如“齐鲁青未了”,形象地表现了泰山的广阔。
2. 意境深远: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。
3. 情感真挚:语言朴实却富有感染力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
五、结语
《望岳》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,更是一首抒发人生理想与抱负的作品。它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深邃的思想,是杜甫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。


